貝達藥業(yè)CDK4/6抑制劑3期臨床取得積極結果,針對乳腺癌
4月24日晚間,貝達藥業(yè)發(fā)布公告稱,該公司自主研發(fā)的產品BPI-16350(酒石酸泰貝西利膠囊)完成3期臨床試驗,并取得臨床試驗總結報告。這是一款以CDK4/6為靶點的新分子實體化合物。本次完成的3期臨床研究針對適應癥為聯合氟維司群,用于既往接受內分泌治療后進展的激素受體(HR)陽性、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2(HER2)陰性的局部晚期或晚期復發(fā)轉移性乳腺癌患者。
根據貝達藥業(yè)此前新聞稿介紹,BPI-16350膠囊針對的靶點為CDK4/6,擬單藥或與激素療法聯合,主要用于治療HR陽性/HER2陰性的晚期或轉移乳腺癌患者,還可能用于Rb+的其他癌癥的一、二線或聯合治療。臨床前數據顯示,BPI-16350膠囊在動物體內外生物學活性一致,能有效抑制多種實體瘤腫瘤細胞增殖,單藥或聯合用藥在多個實體瘤模型上展現了良好的抗腫瘤作用,同時理化及藥代動力學性質優(yōu)秀。
本次貝達藥業(yè)完成的是BPI-16350的3期臨床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基于研究者評估,BPI-16350+氟維司群組用于既往接受內分泌治療后進展的HR+/HER2-的局部晚期或晚期復發(fā)轉移性乳腺癌治療,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顯著優(yōu)于安慰劑+氟維司群組。獨立療效委員會(IREC)和研究者評估的PFS結論一致。同時,BPI-16350+氟維司群組受試者安全性良好。
在2023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BPI-16350在HR+/HER2-晚期轉移性乳腺癌患者中開展的1期臨床研究數據以摘要形式展示,確認的客觀緩解率(ORR)高達60.5%且安全性良好。
具體而言,這是一項開放的、劑量遞增和劑量拓展的1期研究,旨在評估BPI-16350單藥(A階段)和與氟維司群聯合治療HR+/HER2-晚期轉移乳腺癌患者(B階段)的安全性、藥代動力學特征和初步抗腫瘤活性。在A階段,疾病控制率(DCR)達到70.8%(17/24)。500mg劑量組1例(4.2%)患者達到部分緩解(PR);在B階段,46例患者中,43例至少進行過一次療效評估,DCR為97.7%(42/43),確認的ORR高達60.5%(26/43),中位PFS尚未達到。
貝達藥業(yè)此前新聞稿指出,根據已有研究報道,與已經獲批上市的CDK4/6抑制劑相比,BPI-16350聯合氟維司群顯示出數值上優(yōu)異的抗腫瘤活性。
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或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在及時修改或刪除內容,聯系郵箱:marketing@360worldca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