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員開發(fā)新型光免疫納米材料用于乳腺癌治療
癌癥免疫治療是一種通過刺激宿主免疫反應來抑制腫瘤生長和轉移的臨床治療模式,近年來取得了巨大進展,但在實際應用中仍然面臨效率低下、不良反應等挑戰(zhàn),因此免疫療法結合其他療法的協同治療模式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光療,包括光動力療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和光熱療法(Photothermal therapy,PTT),與化學療法相比是侵入性較小的治療方式之一。PDT和PTT誘導的免疫原性細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可釋放腫瘤相關抗原和損傷相關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一定程度上刺激免疫反應。
光免疫療法是光療和免疫療法相結合的新型治療方法,與單一的治療方式相比,該方法可以顯著提高治療效果。目前已有多種納米系統(tǒng)作為光敏劑用于光免疫治療,然而大多數納米體系僅使用單一的PDT或PTT模式來誘導相對有限的免疫反應,難以突破腫瘤免疫抑制微環(huán)境的屏障,在啟動免疫反應過程中受到了明顯的阻礙。目前,構建簡單且多功能的光免疫系統(tǒng)仍處于起步階段,還沒有關于PDT聯合PTT進一步整合toll樣受體(TLR)激動劑來刺激免疫反應的相關報道。因此,迫切需要開發(fā)一種多功能、安全的光免疫治療系統(tǒng),以提高腫瘤治療效果。
近日,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y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董文飛課題組開發(fā)了一種載有咪喹莫特(R837,TLR7激動劑)的介孔六方核殼鋅卟啉-二氧化硅納米粒子(MPSNs),該納米粒子可用于乳腺癌PDT、PTT和特異性免疫聯合治療。該納米材料以四苯基卟啉鋅【Zinc(II) Tetraphenylporphyrin,ZnP】為核,介孔二氧化硅骨架為殼。一方面,該粒子只需一種光源即可高效產生活性氧(ROS)并將光子轉化為熱能,實現PDT和PTT效果;另一方面,二氧化硅殼的介孔結構實現了R837的高效裝載,與腫瘤相關抗原一起功能化,有效促進樹突狀細胞(DC)成熟,激發(fā)強烈的免疫反應。綜上所述,MPSNs能作為優(yōu)良的光敏劑,也可以作為高效的藥物載體;基于MPSNs@R837的治療策略不僅通過光療方式(PDT和PTT)根除原發(fā)性腫瘤,而且由于雙向機制相互作用引發(fā)的強烈免疫反應,有效抑制了腫瘤轉移。
相關研究成果以Light-triggered multifunctional nanoplatform for efficient cancer photo-immunotherapy為題發(fā)表于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該研究獲得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等項目的資助。
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或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在及時修改或刪除內容,聯系郵箱:marketing@360worldcare.com